典籍里的郑州丨子产:春秋第一人,金水河因其得名

郑州金水河畔,有一座子产祠园,是为纪念春秋时郑国宰相子产而建。

历时近300年的春秋时期,是我国古代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的时代之一,群星闪耀,百家争鸣。而子产这位郑地名人,被清朝学者评价为“春秋第一人”。

他,是个什么样的人物?

子产像。,下同

国之基石,终结秘法时代

子产,姬姓,公孙氏,名侨,字子产,春秋郑国人,为郑国第11任国君郑穆公之孙,郑穆公庶子公子发之子。

他先后辅佐郑简公、郑定公两代国君,对内大兴改革、安国利民,对外刚柔并济、据“礼”力争。执政期间,郑国出现了市不豫贾、门不夜关、路不拾遗、田器不归、士无尺籍的安定局面,被孔子评价为“国基”。

子产政绩斐然,但若以当代人的视角谈论他的功绩,还要数“铸刑书”这件事。

子产铸刑于鼎

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记载:三月,郑人铸刑书。叔向使诒子产书,曰:始吾有虞于子,今则已矣。昔先王议事以制,不为刑辟,惧民之有争心也……今吾子相郑国,作封洫,立谤政,制参辟,铸刑书,将以靖民,不亦难乎?

意思是说,这一年,郑国人铸刑书,向国民公布了成文法。晋国大夫叔向给子产送信,批评他的做法。

为啥呢?因为叔向认为,人们一旦知道了刑书的条文,就不会再看重道德、遵守礼仪,反而会去钻法律条文中的空子,违背了“礼”的制度。而且,公布刑书就意味着普通百姓可以知道官员审判案件是否合理合法,贵族权威和社会等级结构容易受到冲击。

唐代学者孔颖达在《春秋左传正义》中,对此注释说:“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。”越是不让人知道做一件事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,统治者的威严就越是深不可测。

刑鼎效果图

所以说,子产铸刑于鼎的做法,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首次公开,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秘密政治传统,推动了依法治国思想的发展。

那么,作为贵族阶级中的一员,子产为什么要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选择呢?答案就藏在子产对叔向的回复中。他说:“若吾子之言,侨不才,不能及子孙,吾以救世也。”子产直言自己并没有像叔向考虑得那么长远,只是出于“救世”的目的,即挽救郑国的统治。

春秋时期列国形势图

春秋末年,周王室衰微,诸侯兼并战争频发。地处晋、楚之间的郑国,生存空间日益狭小。子产登上历史舞台时,郑国正处于“南北有事,郑先被兵”“国小而逼,族大宠多”“疆场日骇,民生垫隘”的危难关头。

对外尚且不谈,此时的郑国内部,实实在在是一个烂摊子。国内地盘小,资源少,繁多的贵族还为自己的利益争吵不休。所以,子产推行“为田洫”“作丘赋”“铸刑书”“择能而使”“团结公室”“不毁乡校”等政策,打破贵族对资源的绝对占有,维护百姓权益,调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积极性,才能扭转郑国一路下滑的颓势。

君子典范,留得生前身后名

子产是与孔子同时代的人。他的治国理念与人格修养被孔子深深推崇,是孔子心目中的“君子”典范。

《论语·公冶长篇》有“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:其行己也恭,其事上也敬,其养民也惠,其使民也义”的记载;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也将子产作为孔子礼敬的六位同时代君子之一。

孔子对子产的赞赏,核心在于“仁”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中记有子产的仁爱事迹。

“郑人游于乡校,以论执政。然明谓子产曰:‘毁乡校,何如?’”子产执政初期,国人对他并不信服,常常聚集在乡校,议论政策好坏。这件事被郑国大夫然明告到了子产那里,提议废除乡校。

子产不毁乡校

出乎意料的是,子产拒绝了他的提议,表示,“夫人朝夕退而游焉,以议执政之善否,其所善者,吾则行之。其所恶者,吾则改之是吾师也”“我闻忠善以损怨,不闻作威以防怨”。

在子产看来,只能用做好事来消减怨恨,不能用高压来阻止怨恨。他用“治水在疏不在于堵”的道理,向然明解释自己的做法。孔子听说后,高兴地说:“人谓子产不仁,吾不信也。”

子产不毁乡校且认真对待民意的做法,与孔子“天下有道,则庶民不议”的主张,具有高度的一致性,因此孔子给予他“仁”的至高评价。

新郑子产墓

仁者爱人,子产对民众的爱护,为他留下了生前身后名。他死后,被葬在位于河南省郑州、许昌两市下辖的新郑、长葛、禹州三地交界处的陉山山顶。郑国百姓“丁壮号哭,老人儿啼”“悲之如亡亲戚”,纷纷说道:“子产去我死乎!民将安归?”孔子听闻他的死讯,也流着眼泪说:“古之遗爱也。”

子产生前受封于东里(今郑州管城区一带),金水河从他的封地流过。百姓在金水河畔,为其修建了一座祠园,春秋两祭,永志纪念。

元朝《贾氏说林》还记有子产与金水河的故事:“子产死,家无余财,子不能葬,国人哀亡。丈夫舍玞佩,妇人舍珠玉以赙之,金银珠宝不可胜计。其子不受,自负土葬于邢山。国人悉辇以沉之河,因名金水。”

人们为了表达对子产的怀念和感激,捐赠金银珍宝作为子产的丧葬费。子产的儿子不愿意接受百姓的财物,百姓便把财宝投进子产封地的河里,河水因此金光闪闪,得名“金水河”。

这个关于金水河名称起源的传说,并不一定真实,但十分动人,流露着郑地人民对子产的无限敬仰之情。(正观新闻记者张晓璐)